《台湾地名e5变更》

| | | 转寄

1920年台湾地名变更kap语音变化(3)

三、1920年台湾地名变更ê分类

台湾史上地名变更siōng-chē,因为án-ne引起地名语音变化siōng大ê一摆,就是日治时期大正九年(1920)台湾地方制度改正、重新区划hit摆。台北帝国大学理农学部地质学系教授斋藤斋ê文章,笔者翻译tī下面:

大正九年(1920)九月,台湾施行地方制度改正,这是本岛hō͘日本统治以来iá m̄-bat实施过ê自治制度,将原本十二厅phah散,重新区划做五州二厅〔就是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台东厅、花莲港厅〕(目前五州三厅是大正十五年(1926)改革ê,州仝款,多一个澎湖厅,成做三厅)。原本ê地名有真chē已经重新号名,但是并m̄是全部lóng改,也无照顺序改,有kóa亲像无完整无彻底,现在ē-sài讲是日本领台以来siōng杂乱ê时期,原本已经有几分惯习ê地名hông废掉,就koh ài重新学习新地名,所造成ê不便kán-na mā bē少。

现今ê状况是,有原来台湾语发音ê旧地名、有蕃语(原住民语)发音ê地名、有照欧美人称呼ê地名、有kap旧地名完全无关系,soah是日本味真kāu ê新地名,有新地名以台湾语发音ê、mā有用蕃语(原住民语)发音ê;日语发音有音读 kap训读,台语也有方言差,真杂乱。Chiah-ê地名,应该由类似总督府ê机构出版假名注音ê台湾地名读法统整chiah-tio̍h,tùi台湾地理学ê研究来看,歹先tú-tio̍h ê就是chiah-ê新地名所带来ê不便。

假使未来有一工,台湾地名研究由别人来做,但有关台湾地名发音ê类别,我iá是beh尝试将现在想ê起来ê几个实例,提出来做分类。

(一)原有地名以台湾语来念 基隆[Ki-lun](台北州基隆郡) 滚水坪[クンツイピンKun-tsui-piang](高雄州冈山郡)

(二)原有地名以日本语ê音读来念 八堵[ハットHatto](台北州基隆郡) 双溪[ソウケイSo͘-kei](台北州七星郡)

(三)采取原有地名ê意思,文字变动过,以日本语ê训读来念 汐止 [シホドメSiho-dome] (旧名水返脚)(台北州七星郡) 水上 [ミヅカミMizu-kami] (旧名水堀头)(台南州嘉义郡) 山上 [ヤマガミYama-gami] (旧名山仔顶)(台南州新化郡)

(四)原有地名完全废掉,改做新ê日本名 松山 [マツヤマMatsu-yama] (旧名锡口)(台北州七星郡) 竹田 [タケダTake-da] (旧名顿物)(高雄州潮州郡)

(五)原有地名一部分改做日本语ê训读来念 金山 [カナヤマKana-yama] (旧名金包里)(台北州基隆郡) 板桥 [イタハシIta-hashi] (旧名枋桥)(台北州海山郡)

(六)原有地名废掉一字变做二字,以日本语ê音读来念 莺歌 [オウカO͘-ka] (旧名莺歌石)(台北州海山郡) 平镇 [ヘイチンHei-chin] (旧名安平镇)(新竹州中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