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名e5变更》

| | | 转寄

1920年台湾地名变更kap语音变化(12)

台湾地名ê更改显露殖民者ê心态

大正九年(1920)日本殖民统治者藉台湾地方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大肆变动地名。斋藤斋教授所讲ê二十种更改地名方式,是依照语音变化来分ê,koh有一种tī语音变化之外ê,就是显露殖民者威权心态来更改地名。任何殖民者lóng kà-ì tī殖民地上使用该殖民者本土ê地名,像荷兰tī北美洲取得一个地方之后,号名做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后来英国占领该地后改名做新约克(New York),这就是一例。日本殖民者tī 1920年更改台湾地名,mā有这种心态,像高雄、冈山、松山、清水等,lóng是日本本土ê地名。Kàu昭和十二年(1927) hit kài tī花东两地ê地名更改,ē-sài讲是完全日本化。

日语ê汉字训读mā影响台湾人对地名ê读法,尤其是真chē用台语语音读法ê地名,却因为日本人更改地名改做音读了后,致使台语读法变作文言音(读册音),如「田中央」变成「田中」,其中ê「田」字由chhân读作tiân,其他如关西ê「西」读作se,竹山、冈山ê「山」字读作san,名间ê「名」字读作bêng等等。咱知影台湾各地地名有「白话音」kap「文言音」ê差别,举凡旧地名lóng是用白话音来读,新地名就是用文言音来读。如「林」字,旧地名:树林(Chhiū-nâ)、大林(Tōa-nâ)、坪林(Pêⁿ-nâ);新地名:士林(Sū-lîm)、员林(Uân-lîm)、凤林(Hōng-lîm)。士林旧名八芝林(Pat-chi-nâ)、员林旧名圆仔林(Îⁿ-á-nâ)。如「山」字,旧地名:草山(Chháu- soaⁿ)、山脚(Soaⁿ-kha)、鳯山(Hōng- soaⁿ);新地名:阳明山(Iông-bêng-san)、旗山(Kî-san)、竹山(Tek-san)。阳明山旧名草山、竹山旧名林杞埔(Lîm-ki-po͘)、旗山旧名蕃薯寮。如「大」字,旧地名:大直(Tōa-tit)、大圆(Tōa- hn̂g)、大树(Tōa-chhiū );新地名:大同(Tāi-tông)、大溪(Tāi-khe)、大雅(Tāi-gné),大同旧名大龙峒(Tōa-lông-pōng)、大溪旧名大萪崁(Tōa-ko͘-hām)、大雅旧名垻雅(Pà-ngé)。笔者m̄知影,这是m̄是受日本人改地名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