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帝开嘴讲台语》

| | | 转寄

6.1研究结果-1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果

本研究tùi「实况化」ê理论比较三种台语《圣经》版本ê语言现象kap翻译风格,这三种台语《圣经》版本分别是1933年ê《巴克礼译本》(一般称做「白话字圣经」)、1972年由天主教kap基督教合译ê「红皮圣经」以及犹未出版ê《现代台语译本》。其中ê《巴克礼译本》koh有三种文字形式,to̍h是「罗马字」、「汉字」kap「汉罗合用字」,所以,本研究mā针对chit三种文字形式(注100)做探讨。
「实况化(Contextualization)」理论乃是依据近年来语言学、神学kap圣经翻译理论ê走向来提出--ê。Khiā-tī语言变迁kap翻译本土化ê立场,检视「各《圣经》译本kám有合tī现代台湾社会ê需求?」
研究方法采取两ê步数:
一、Tùi书面上分别比较三种译本tī词汇、语法、语音、信息传达风格、文字形式……等ê不同,并且tùi现代台语语感ê角度来检视toh一个khah符合现代台湾社会实况。
二、Tùi实际ê问卷调查比较三种译本对现代读者ê好读性(readability)如何,问卷ê内容包括上述词汇、语法、语音、信息传达风格、文字形式各方面,并探讨读者ê背景对结果ê影响。
Chit-má将研究ê结果整理如下:

一、书面比较结果:
(一)「词汇」方面
《巴克礼译本》ê词汇特色是:保留「早期台厦共同语」、「程度副词」词型丰富、用khah chē「重叠」ê构词、某一寡语词已经hō͘后来产生ê同义词所取代。 「红皮圣经」ê词汇特色是:宗教专有名词kap传统ê用法无仝、语词ê读音采用khah chē文读音。 《现代台语译本》ê词汇特色是:避免歧视意味ê病名、以社会通用ê名称修改人名、地名、尊重两性平权ê原则。

(二)「语法」方面
《巴克礼译本》是khah早期ê译本,译者koh是外籍传教士,所以语法上会tàng chhōe tio̍h真chē kap现代台语语感有差别ê所在,本研究分别tùi处所词组ê位置、动词kap宾语ê关系、关系子句ê位置、 比较句ê型式、 主语ê省略、词类ê改变、 古汉语ê残留、 介词 tī kap tiàm ê差别、疑问词mah……等主题针对《巴克礼译本》ê语法现象提出探讨。
「红皮圣经」kap《现代台语译本》ê语法kap目前社会ê台语khah一致,所以thang做《巴克礼译本》比较时ê参考对照。

注100:《巴克礼译本》、「红皮圣经」、《现代台语译本》三种译本ê文字形式lóng使用「白话字」(教会罗马字),其中《巴克礼译本》ê汉字版tī 1996年出版,称做《台语汉字本》;另外,「夏威夷台语教会」根据《巴克礼译本》ê译文,将其中ê「路加福音」一卷改写做汉罗合用字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