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帝开嘴讲台语》

| | | 转寄

4.4 信息传达风格ê比较-1

咱teh讨论作品风格ê时阵,往往是就「创作」来讲,m̄-koh对《圣经》咱却kan-taⁿ会tàng tùi「翻译版本」来做比较。《圣经》ê翻译比一般作品ê翻译koh-khah困难、koh-khah复杂,因为伊是一部传达「上帝ê信息」ê神学经典,m̄-nā必须提供人所会tàng理解ê信息,并且必须充分表达其中ê情意,hō͘人会tàng受感动而且用行动做出回应。实在是一项极为艰难ê工程。

阮认为致使翻译《圣经》ê工作错综复杂siōng主要ê因素在tī:《圣经》是出tùi一个咱真生份koh年代久远ê文化。当彼此ê文化、时间、语言中间是一道鸿沟ê时,翻译所包含ê释义成分是相当重--ê,因为必须兼顾作者当时ê文化背景kap读者现时所tiàm ê社会时代。犹太人有伊特殊ê措辞kap间接叙述ê方式(譬如:象徵、比喻、寓言等),致到作者所beh表达ê意思khah难kap读者所了解tio̍h ê意思完全相仝,何况《圣经》作者群至少有五十位,lóng总用两千gōa年chiah完成,自原作者写作完成到收集散落ê各经卷成书,其间koh m̄知经过gōa chē传抄者ê修改。Beh hō͘现代ê读者透过译本来了解原文对当时读者ê意义并思考该经文对现代读者ê意义,án-ne ê工作是远远超过翻译(translation)--ê。因此David Stacey (1977)形容chit个复杂ê工作是一种「文化ê转译」(transculturization);骆维仁(2001)认为《圣经》翻译是「文化诠释(cultural interpretation)ê第一步」。因此,各译本所根据ê翻译理论to̍h大大影响译本所呈现ê风格。

Tī《巴克礼译本》时代,翻译ê理论采用「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ê原则,强调忠于原文,尽量做到译文kap原文tī内容上、风格上、节奏上、句法上相像,以重现原文做目标。

「红皮圣经」kap《现代台语译本》是采用Nida「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ê理论来翻译。Nida对翻译做án-ne定义:

「翻译语用siōng切近、siōng自然ê对等语kā原文ê信息再现出来,首先用语意ê角度看,koh来用文体ê角度看。」(Nida & Taber, 1969)(注81)

许牧世(1983)将伊解释做「意义相符,效果相等」,也就是说,hō͘译文所表达ê意思kap原作者beh向当时代ê读者表达ê意思相符合;另外一方面,译文mā必须做到hō͘现代读者充分明白原作者所hō͘传述ê信息,并达到hō͘译文读者ê反应kap原文读者ê反应相亲像ê效果。

换一句话讲,旧ê翻译注重直译,是文字上ê对应;新ê翻译强调翻译出意涵,是信息上ê对等。


注81:原文: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Nida & Taber,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