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帝开嘴讲台语》

| | | 转寄

第三章 「实况化」理论

第三章 「实况化」理论

Kāng一种语言有无仝ê《圣经》译本,主要ê原因有三个:一、语文ê变迁;二、 翻译ê原则无kāng款;三、 所根据ê原文抄本无仝。本研究tī比较各版本台语《圣经》ê时采用「实况化」ê观点,to̍h是khiā-tī「各《圣经》译本是m̄是合乎现代台湾社会ê需求?」chit个角度做检视,将重点khǹg tī语文变迁kap《圣经》翻译ê原则上。另外,神学ê发展也影响tio̍h《圣经》tī翻译时所采取ê方法。因此「实况化」方法论ê建构,咱beh tùi近年来语言学、神学kap圣经翻译理论ê行向来探讨。

3.1 实况化ê语言学理论

语言m̄-nā是一个符号系统,伊存在tī每一个人ê大脑中,并且受人类语言共性ê制约。对任何一个会晓母语ê人来讲,伊ê头脑内底一定存在三项因素:个人ê特点、母语ê文化特点(cultual specfics)kap人类ê语言共性(language universals)(郑良伟,2003a)。以往语言学ê研究偏重tī以句法为主ê研究,khah欠缺全面性ê考量,但事实上,语言现象往往m̄是单一ê存在,是连结各范围--ê。现代语言学家用「模组(module)」ê概念来解释并连结各语言范围,对语料会tàng有khah详细ê分析,mā koh-khah 会tàng描述kap解释所存在ê语言现象。尤其汉语「结构标志」ê同义语繁杂koh chē,文脉依存ê情况格外复杂,特别需要有generation以及interpretation/parsing双向功能ê语法模板(bi-directional grammatical template)来处理跨语对译ê语意、语法、词汇等问题(郑良伟,2003b),这是语言学行向实况化ê表现。

表3.1 各模组ê内涵Properties of Various Modules(注30)

c模组module工作task由语意而语词Textgeneration 由语词而语意Text interpretation
1发言意图intended message 选定信息,强调某信息,决定发言目的,建立彼此良好关系,表示适当ê礼貌……
2修辞法rhetoric如何运用修辞法抑是讲话ê语气来表达各种目的(夸张信息、表现客气、互相亲近……等)
3观念模组semantics
含意kap表意expressed and implied meanings
根据修辞法决定
a) 决定采用举例反逆法或强度比较法
b) 决定主要信息ê肯定或否定强调
c) 选用信息连贯性标志
d) 决定运用任指皆真或以极端特例衬托信息
e) 决定极容易或极困难特例
f) 利用特定语型表达常用ê语意kap语法ê含意关系
4语法模组syntax决定各种同义语ê句法结构
5语用模组 (焦点结构、回指结构、言谈评估结构) 决定焦点ê句法结构
决定同指涉语词之间ê代词选用
品质原理Quality Maxim(选用真实ê关系反实假设)
数量原理Quantity Maxim(重复语增加明确度遵守经济原则)
关连性原理Relevance Maxim (谈话内容需要主题有关连)
方式原理Manner Maxim(讲话清楚明了、简单、有条有理低估高估对方ê解释能力)
6词法morphology决定各种同义语ê词法结构
7词汇lexicon 根据2,3,4决定虚词、实词、谚语、俗语里隐藏ê难易、好pháiⁿ、祸福等社会偏见、常识
8语音结构phonology轻重音、音节结构
9语用规律pragmatics书面语、口语、正式、口白风格
10社会语言规律sociolinguistics无kāng社区ê语言特点分布


各语言lóng具备表3.1模组里ê各项内涵,语言特性siōng chē、语言间差异siōng大ê是词汇,第二是惯用语型,第三是句法(郑良伟,2003b)。《圣经》tùi原文(新约为希腊文,旧约为希伯来文)译入传教士ê母语koh再译做台语,中间必须经过两至三种语言ê对译,正是因为人类语言kap文化ê「共性」hō͘翻译成做可能;m̄-koh tī表现上to̍h受限tī译入语ê语言结构kap表达方式,这是翻译ê困难点。To̍h算讲是kāng一种语言,tī无kāng时代、无kāng地区mā会有无kāng款ê形貌,这也就是《圣经》译本为tio̍h语言ê实况化,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再修译ê主要原因。

本研究第四章tī研究者ê能力范围内,将各译本kap现代台语ê语感做比较,期待会tàng展现出各译本ê特色。另外,tī探讨语法差异ê成因时,以文言文、近代中文、英文ê经文译文来互相对照,期待有koh-khah清楚ê比较。第五章则实际以语感kap阅读两方面ê测验,来检视第四章ê探讨结果,并归纳出原因。

注30:引用自郑良伟(2003b)〈从口语及文言的称呼语看两性平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