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帝开嘴讲台语》

| | | 转寄

2.3.1 台语文字化简史

2.3.1 台语文字化简史

2.3.1.1 日本时代ê文字主张 :「罗马字」kap「汉字」

台湾自明清时代延续到日据时代早期ê书面语,一直是沿袭中国古汉文(文言文)ê形式,日常ê口语kap书面语「言文无一致」ê情况相当严重。Siōng早意识tio̍h台湾ê「言文无一致」,想beh改造台湾话文做文化启蒙工具ê人是蔡培火,伊tī 1914年to̍h bat向「同化会」提出普及罗马字 ê建议,但无受tio̍h接纳。引起多数知识分子注目ê是tī 1919年中国ê胡适等人所提倡ê「白话文运动」,chit-ê运动tī台湾文学界马上受tio̍h热烈ê响应,形成「台湾新文学运动」。Tī-leh phah倒文言文旧文学ê呼声中,台湾作家探讨「什么chiah是台湾ê白话文」ê时,chiah hiông-hiông发觉台湾ê「语言」kap「文字」kap中国并无kāng款,tùi án-ne展开一场论争,最后形成1930年代强调以台湾话描写台湾事物ê「台湾乡土文学运动」,koh称做「台湾话文运动」。Tī chit-ê运动相连续ê讨论当中,实际上是包含「内容」(乡土文学)kap「语言文字」(台湾话文)两个层面。

Tùi chia咱 thang知:1920~30年代tī文坛上ê讨论,主要是tùi新旧文学论争开始,随后chiah进入台语文字化ê探讨。关于台语文字形式的主张,主要有1920年代蔡培火提倡ê「罗马字」kap 1930年代黄石辉、郭秋生等人提倡ê「汉字」。

(1) 罗马字
早tī十九世纪末基督教传入台湾ê时,长老教会to̍h提倡「白话字」教育。利用18个罗马字母组成ê音素符号(见附录一)就会tàng拼写所有ê音节,简单、好学,koh 会tàng表达日常口语,相对于汉字汉文ê复杂oh bat,「白话字」的确tī学习效率kap生活应用上超越传统汉字ê读写训练。1885年台湾siōng早ê报纸《台湾府城教会报》创刊,to̍h是用白话字做书写文字,可见白话字当年tī台湾教会内已经是行之有年,chiah 会tàng成做共同刊物ê表达媒介。长老教会也用白话字翻译《圣经》、《圣诗》、编写字典、教材、注解汉文……等。透过白话字教育kap《台湾府城教会报》ê辅助,白话字成做台湾基督徒社群内部共通ê文字,长老教会也藉此塑造出一个自成体系ê白话字社会(张妙娟,1990)。

蔡培火tī 1914年向「同化会」提出普及罗马字ê建议无受接纳了后,1921年「台湾文化协会」成立,伊再次提议普及罗马字,iáu是无成功。到1923年chiah通过议决做该会ê新设目标。

蔡培火tī 1925年出版《Cha̍p-Hāng Koán-Kiàn(十项管见)》一书,其中ê第二项「新台湾kap罗马字」to̍h是大力鼓吹罗马字ê好处。伊认为台湾社会beh进步,必须ài普及知识。M̄-koh台湾人受教育ê比例siuⁿ少,最主要ê原因是汉文(指「文言文」)siuⁿ困难,必须用真长ê时间来学习,而且汉文书面语实际上koh kap台语口语有真大ê距离。罗马字好学、好用,tú 会tàng解决台湾ê「知识大饥荒」,提升台湾人ê文化水准。伊koh tī《台湾民报》发表真chē篇文章提倡罗马字,并且编课本授课。虽然真chē摆遭受日本政府ê禁止,伊iáu极力奔走,据理抗争。

蔡培火ê大力提倡虽然得tio̍h一kóa人ê支持,亲像张洪南(1923)(注21)、叶荣钟(1929)等,m̄-koh反对ê人koh-khah chē。当时ê知识分子iáu有强烈ê汉文化意识,无愿意接受罗马字。加上日本政府用「恐惊会影响tio̍h日语ê普及,有碍教育方针」做理由禁止, tī内外交困ê情况下,不得已soah来停顿loh。

(2) 汉字
1930年黄石辉tī《伍人报》顶面发表〈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主张用台湾话来描写台湾事物,正式展开「台湾话文运动」。关于文字ê问题,黄石辉tī〈再谈乡土文学(注21)〉一文中,主张用汉字来写台湾话,无字thang用ê时,采用代字抑是新字。

郭秋生mā主张用汉字来建设台湾话文。伊tī 1931年发表〈建设台湾白话文一提案 〉提出对文字ê看法:
「记号台湾语ê文字,到底tio̍h用toh一种leh?……台湾既然有固有ê汉字,……但是怎样无气息,mā iáu是汉民族性ê定型,mā iáu是汉民族言语ê记号,所以理论上会tàng用简便易写ê拼音文字替代oh解难写ê汉字,但实际上这恐惊m̄是容易ê工作,所以我beh主张台湾人bē使得放弃固有文字ê汉字。……」

黄、郭二人tī文字上采用「汉字」ê主张,得tio̍h大多数文人ê支持,如:黄纯青、林凤岐、庄垂性……等人,虽然in tī用字ê看法顶面有无一致ê所在。有关台语ê语料整理,mā用汉字记录khah chē,如:连横ê《台湾语典》、《雅言》等。

受tio̍h chit-ê运动ê影响,mā有一kóa台文作家出现(如:赖和),m̄-koh当时台湾受日本政权ê统治,作家对语文ê选择有现实上ê困境。1937年皇民化运动开始,全面禁止汉文,「台湾话文运动」mā被迫停止。叶石涛(1987)认为虽然日本时代ê作品大部分bē-tàng用台湾话文做表现ê工具,m̄-koh in tī内容上确实有反映台湾tī殖民统治下ê悲惨现实,为「乡土文学」ê初期构想完成历史上ê使命。陈恒嘉则认为:

「蔡氏ê白话字本来有可能同时解决台湾『语』『文』ê双重ê困境,可惜,文人ê汉字情结phah siuⁿ死,包括当时进步ê新知识分子,当面对废用汉字、改用罗马字来普及教育、启蒙人民、着述写作ê时,伊也随就变成做『保守派』lah(郭秋生就反对),…… 白话字运动ê失败,蔡氏成做『先烈』,是『时也』『命也』ê问题,同时,mā是台湾以及台湾作家ê宿命lah!」(陈恒嘉,1996:452)

注21: 见杨允言(1993)〈台语文字化兮过去佮现在〉。
注22: 发表tī《台湾新闻》1931年7月24日。
注23: 原本tī《台湾新闻》1931年7月起连载33期。本段文字是引录自吕兴昌(1999)主编ê《台语文学运动论文集》55-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