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帝开嘴讲台语》

| | | 转寄

《当上帝开嘴讲台语》 硕士论文

国立新竹师范学院台湾语言与语文教育研究所 硕士论文

台语新约圣经三种版本ê台湾社会实况化研究
Contextualization into the Taiwan Society of Three Versions of the New Testament Taiwanese Translation

指导教授:郑 良 伟 博士
研 究 生:梁淑慧

二○○四 年 一 月

摘要
本研究tùi「实况化」ê角度来比较三种台语《圣经》版本,chit三种台语《圣经》版本分别是1933年ê《巴克礼译本》(一般称做「白话字圣经」)、1972年由天主教kap基督教合译ê「红皮圣经」以及teh-beh出版ê《现代台语译本》。其中ê《巴克礼译本》koh有三种文字形式,to̍h是「罗马字」(白话字)、「汉字」kap「汉罗合用字」。

研究方法采取两个步数:
一) Tùi书面上分别比较三种译本tī语词、语法、语音、信息传达风格、文字形式……等ê无仝,并tùi现代台语语感ê角度来检视toh一个khah符合现代台湾社会实况。

二) Tùi实际ê问卷调查比较chit三种译本ê易读性。
研究结果显示:
一) 《巴克礼译本》tī语词方面保留khah-chē早期ê用语,tī语法方面有真chē所在受tio̍h译者英文母语ê影响kap文言文译本ê影响;语音采用厦门音,译文重视kap原文ê形式对应。因为chit-ê译本包含khah-chē厦门话ê成分,所以khah无符合现代台湾话ê语感。

二} 「红皮圣经」kap《现代台语译本》tī语词kap语法方面kap现代台语语感khah一致,而且译者使用hō͘读者容易理解ê文句,所以chit两个译本对tī现代读者来讲,易读性khah koân。语音方面「红皮圣经」采用台中腔,《现代台语译本》采用台北腔。

三) 三种文字形式中,「汉罗合用字」ê优点是ē-tàng根据使用者对汉字kap罗马字ê熟练度来自由选择文字形式。无论tùi阅读ê理解力、阅读ê速度或者是念读ê正确率来看,对无仝背景ê读者来讲lóng是一个读、写台文ê好工具。

关键词:实况化、圣经、翻译、白话字、汉罗合用字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textualization theory, the study is to compare three different versions of Taiwanese Bible, namely, the Amoy Romanized Bible (1933)(Pe̍h-ōe-jī Sèng-keng), the Ko-Tân Colloquial Taiwanese Version (1972) and the Today’s Taiwanese Version (forthcoming). Also the Amoy Romanized Bible has three different orthographies: Taiwanese Romanization(Pe̍h-ōe-jī), Han characters and Han-Roman mixed script. This research had two steps to reach the conclusions. First wa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versions of Taiwanese Bible in terms of vocabulary, syntax, dialect variation, style of message and the orthography. Also from the modern Taiwanese language’s point of view to see which version of Bible translation will be more suited to the current Taiwan society. Second was to compare the readability of three translations by using a questionnaire. Conclusions:(1)The Amoy Romanized Bible is more likely to keep the vocabulary of an earlier period. Also there are more influences by the translator’s mother language, English, and the classical Chinese in syntax. The language of the Amoy Romanized Bible is Amoy not Taiwanese. And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focuses on the formal correspondence. It includes Amoy features that do not fit well the modern Taiwanese language.(2)The Ko-Tân Colloquial Taiwanese Version and the Today’s Taiwanese Version are more consonant with modern Taiwanese language in vocabulary and syntax. The translators made effort to use diction that is understandable to the readers. The above reasons show that the Ko-Tân Colloquial Taiwanese Version and the Today’s Taiwanese Version are more readable to the current readers. In pronunciation, the Ko-Tân Colloquial Taiwanese Version uses the Tâi-tiong dialect, and the Today’s Taiwanese Version uses the Tâi-pak dialect.(3)Among the three written orthographies, Han-Roman mixture got the benefit of choosing between Han characters and Rom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familiarity. It is considered a good tool to read and write Taiwanese judging from the criteria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ing speed and the accuracy in pronunciation.
Key words:contextualization, Bible, translation, Pe̍h-ōe-jī, Han-Roman mixed script

台语新约圣经三种版本ê台湾社会实况化研究

内 容 目 次
页次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架构
1.2 研究动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范围
1.5 名词定义
1.5.1 「台语」
1.5.2 「三种版本」
1.5.3 「实况化」(Contextualization)

第二章 文献探讨
2.1 关于《圣经》译本ê比较
2.2 关于「台湾话」与「厦门话」ê比较
2.3 关于台语文字
2.3.1 台语文字化简史
2.3.1.1 日据时代ê文字主张:「罗马字」及「汉字」
2.3.1.2 国民政府戒严时期ê文字主张:海外王育德倡「汉罗合用字」
2.3.1.3 开放时期ê文字主张:「汉罗合用字」成为主流
2.3.2 台语文字ê比较
2.3.2.1 无仝ê文字形式tī心理语言学上ê比较
2.3.2.2 无仝ê文字形式tī社会语言学上ê比较

第三章 「实况化」理论
3.1 实况化ê语言学理论
3.2 实况化ê神学理论
3.3 实况化ê圣经翻译理论

第四章 各译本实况化ê比较
4.1 台语《圣经》版本简介
4.1.1 《巴克礼译本》
4.1.2 「红皮圣经」
4.1.3 《路加福音汉罗试写》
4.1.4 《台语汉字本》
4.1.5 《现代台语译本》
4.1.6 小结
4.2 词汇ê比较
4.2.1 《巴克礼译本》ê词汇特色
4.2.1.1 保留「早期台厦共同语」
4.2.1.2 「程度副词」词型丰富
4.2.1.3 多用「重叠」构词
4.2.1.4 词汇被后起同义词取代
4.2.2 「红皮圣经」ê词汇特色
4.2.2.1 专有名词无仝
4.2.2.2 词汇多采用文读音
4.2.3 《现代台语译本》ê词汇特色
4.2.3.1 避免歧视意味ê病名
4.2.3.2 人名、地名ê修改
4.2.3.3 尊重两性平权
4.3 语法ê探讨
4.3.1 处所词组ê位置
4.3.2 动词及其宾语
4.3.2.1 回指语ê有无
4.3.2.2 动词宾语ê前提kap补语ê动词重现
4.3.3 关系子句ê位置
4.3.4 比较句
4.3.5 主语ê省略
4.3.6 词类ê改变
4.3.7 古汉语ê残留
4.3.7.1 动趋式动词
4.3.7.2 连接副词「就」ê位置
4.3.7.3 双重否定
4.3.7.4 数量语
4.3.8 介词 tī kap tiàm ê差别
4.3.9 疑问词"mah"
4.4 信息传达风格ê比较
4.5 文字ê探讨
4.5.1 白话字(罗马字)
4.5.2 汉字
4.5.3 汉罗合用字

第五章 问卷调查
5.1 问卷ê设计及收集
5.1.1 问卷设计
5.1.2 问卷ê效度与信度
5.1.3 问卷调查实施方式
5.2 受访者ê背景
5.2.1 社会背景资料
5.2.2 语文背景资料
5.3 资料ê统计kap分析
5.3.1 语感测验
5.3.1.1 「词汇」方面
5.3.1.2 「语法」方面
5.3.1.3 「语音」方面
5.3.1.4 「信息传达」方面
5.3.1.5 小结
5.3.2 阅读测验
5.3.2.1 阅读测验ê成绩比较
5.3.2.2 念读实验
5.3.2.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果
6.2 预期贡献
6.3 研究限制
6.4 日后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台湾罗马字(白话字)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附录二 《新约全书》经卷简称对照表
附录三 台语新约圣经三种版本ê台湾社会实况化研究问卷设计
附录四 念读测验材料

图表目录
页次
表2.3.2.1 台语「汉字」与「罗马字」tī心理语言学上ê比较
表3.1 各模组ê内涵 Properties of Various Modules
表4.1.6 圣经译本比较表
表4.2.1.1 《巴克礼译本》中ê「早期台厦共同语」
表4.2.1.2 《巴克礼译本》中ê「程度副词」
表4.2.1.3 《巴克礼译本》中ê叠字词
表4.2.1.4 各译本间词语改变ê情形
表4.2.2.1 专有名词比较表
表4.2.2.2 各译本词汇ê文白音读
表4.2.3.1 各译本ê病名比较
表4.2.3.2 各译本ê常用人名、地名比较
表4.3.9 台语ê正反问句表述法模组
表4.4.1a 「义」ê比较
表4.4.1b 三种译本tī信息传达方面ê比较
表4.4.2a 犹太文化中ê专有名词
表4.4.2b 犹太文化中ê特殊说法
表4.4.3a 三种译本ê「本土化」词汇
表5.2.1a 受访者社会背景资料表
图5.2.1b(1) 教徒听台语讲道时间ê长短
图5.2.1b(2) 教徒常用圣经比较图
表5.2.1b 教徒听台语讲道时间及常用圣经
表5.2.2a 受访者语言背景资料
图5.2.2a 以华语为沟通语言者ê年龄层分布
表5.2.2b 受访者ê读写经验
表5.3.1 语感测验答案统计表
表5.3.1.1a 无仝背景对于《巴克礼译本》ê「词汇」接受度及其χ2 检定
表5.3.1.1b 「词汇」语感测验之题目及答案统计
表5.3.1.2a 无仝背景对于《巴克礼译本》ê「语法」接受度及其χ2 检定
表5.3.1.2b 「语法」语感测验之题目及答案统计
表5.3.1.3a 无仝背景对于《巴克礼译本》ê「语音」接受度及其χ2 检定
表5.3.1.3b 「语音」语感测验之题目及答案统计
表5.3.1.4a 无仝背景对于《巴克礼译本》ê「信息传达」接受度及其χ2 检定
表5.3.1.4b 「信息传达」语感测验之题目及答案统计
表5.3.2.1a 阅读测验正确率比较
表5.3.2.1b 各种文字ê阅读速度比较
表5.3.2.1c 「全罗马字」或「汉罗合用字」ê阅读频率对于「罗马字」阅读正确率ê影响及其χ2 检定
表5.3.2.1d 「全罗马字」或「汉罗合用字」ê阅读频率对于「罗马字断词」阅读正确率ê影响及其χ2 检定
表5.3.2.2 「朗读实验」受访者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