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生博士论文》

| | | 转寄

第四章 建基时期

第四章 建基时期(1898年到1918年)

一、影响教育ê政治kah社会条件

日本政府费时四年ê时间恢复岛上ê秩序kah和平。到1902年,tī庄脚四界抢夺ê强盗kah土匪,m̄是hông刣死to̍h是消失à,法律kah秩序已经奠定。Chit时内部平静koh守法,续落来需要考虑ê事务是建立财政政策。直到1905年,因为经济情况tī混乱ê状态,每年台湾tùi帝国国库得tio̍h日币70万圆ê补助,m̄-koh ,1905年会计年度以后,就无koh需要补助,因为chit-ê岛屿ê资源开始产生够额ê收入,hō͘台湾tī经济上独立。

Chit种财政上ê大进展,是因为有名ê总督儿玉元太郎kah同享盛名ê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同心协力ê结果。In ê政策,tī chit-ê岛上,事(tāi)先确认税率,koh建立徵税制度。续落来in鼓励制糖业ê开发,制糖业确实是大大发达à。这以外,in完成铁路,chit-ê铁路tī岛上纵贯南北,因为án-ne,有解决运输ê问题。这致使工业tī各方面大大推展开来,这lóng归功tī以上两位真gâu ê行政官ê明智政策。Koh讲,in制定专卖制度,由中央专卖局经营。In注意tio̍h卫生情况急需改善,随时tī chit方面从事真chē改善工作,建立现代化设备ê公立病院,tī主要城市kah街路lóng有医务人员;koh设立医学研究所,做传染病ê调查。后藤民政长官用渐渐压制ê方式,最后禁止吸用鸦片ê制度,mā仝款应该受o-ló。 Kah顶面仝款所表示ê,物质方面ê进步真快速,而且工业mā 慢慢á向前推sak去。教育ê 推sak chiah是争论ê议题,以下是,tī 1898年2月26日,儿玉总督向地方长官会议演讲中ê一段话(注:1):

「教育是一日mā无法度忽略ê,m̄-koh,慢漫á注入文明ê潮流,致使权利kah义务理论风气ê养成,对新附属ê人民来讲,会陷tī预想bē到ê弊害。所以,制定教育方针必要慎重考究。当今岛上ê教育方针kah程度是iáu teh等待考虑ê问题。」

后藤民政长官tī 1903年11月4日学事谘问会中,发表有名ê「无方针」信息,仝款tùi主题thang看见伊ê因端,伊hit段话ê大意:
「几工前有人问我:『主导台湾教育ê大方针是啥物?』虽然我并无完全了解所谓『大方针』ê意思,事实上,我iáu无法度真确定说明大方针。・・・当世界列强占领殖民地chìn前,通常会有军事占领前必要ê预备时期。差派传教士,á是使用其它方法,tī占领前先了解当地ê种种情况。M̄-koh,占领本岛,全然无做chit种预备。Koh khah严重ê是,大多数ê内地人(译者按:日本人án-ne自称)对殖民地á是新版图统治,过去一屑á都无经验。・・・所以就教育方针ê确立,必要gōa大ê预备,ài有科学调查资料,并详细研究新民族ê风俗、习惯等资料,根据chiah-ê新ê资料chiah会有明确ê立场。然后咱一定tio̍h经过一个阶段,to̍h是一段实验时期,mā是无方针时期。Chit-ê应认为是推托á是回避,因为这暗示tī产生一个明确ê方针chìn前,是有预先ê思考kah精密ê研究。这并无表示,chit-má什么tāi-chì lóng免做、无目标、啥物lóng免教。我肯定讲,虽然教育ê基本方针iáu未建立,m̄-koh,已经明白讲出设立公学校ê目的,就是beh普及国语(注:2)。」

后藤民政长官对chit点koh khah进一步说明:「有真chē无仝ê方针主导殖民统治,同化主义可能是其中一项,抑压主义可能是另其中一项,我beh讲普及国语kah培养国家特有ê品德是迈向同化ê第一步(注:3)。」

头前ê引文显示,当时行政当局tī in ê心目中,对教育ê看法如下:
(1) Tī确立教育ê基本方针chìn前,一定tio̍h有严密ê科学研究ê实验时期。
(2)虽然无明确宣布,m̄-koh,同化主义kah-ná是siōng合心意。
(3)为tio̍h chit-ê目的,需要普及国语。

因为行政当局chit种无方针ê态度,当时教育就无像物质成长hiah紧。一方面是踌躇kah小心ê等待,另外一方面是台湾人民消极ê顺从kah欠缺合作,无憢疑是妨碍教育推sak ê两个因素。M̄-koh,台湾人民无法度接受日本人所引进ê新型文化,是有in ê理由ê。In保守ê态度kah固守in古老文化,soah对政府产生反感,致使政府采用chit种消极ê教育政策。

虽然chit种消极ê「无方针」政策表面上是无目的ê,m̄-koh,tī它下底,对将来却有koh khah明确ê计划,并用chit-ê做基础,tī所有ê小学、中学以及实业学校强制教授国语。同时kā日本人ê理想kah特性传授hō͘人民,而且用chit-ê预备性ê教育手段,四界强制推行国语,同时,koh khah长远ê工作已经teh计划中,真正个指导方针mā teh形成中。 Tī 1906年chit年,儿玉总督kah后藤新平民政长官ê统治结束,佐久间将军被任命为总督,伊ê任期直到1915年。Tī伊统治ê chit段长期间里,推行几个重要ê政策。

伊ê第一个政策是征服hiah-ê开始oh得控制ê原住民。Tùi 1906年开始,用五年ê时间,伊尽伊ê全力完成chit项目标。其次,佐久间总督拚全力tī北部ê基隆kah南部ê高雄建造真好koh现代化ê港口。为tio̍h商业性ê开发,伊mā发展阿里山木材区域。Iáu有,伊赞助灌溉计划hō͘ 河川tùi自然ê水道改道。伊ê继任者是安东将军,在任三年;伊有真gâu ê下村宏民政长官ê支持kah帮助,继续原住民工作、发展工业以及促进kah南洋群岛ê商业关系。

约略来讲,儿玉、佐久间kah安东总督ê统治,真清楚显示,无方针教育政策ê创始人儿玉总督,比起后任ê几位总督,koh khah专心teh推动教育。伊hō͘教育一个好ê开始kah bē少ê鼓励。M̄-koh,佐久间kah安东ê来到,工业ê发展是注目ê焦点,Tī chit段期间,教育kan-taⁿ是次要ê活动。当然是,佐久间总督为tio̍h真koân ê功利目的所建设ê基隆kah高雄两港,的确有促进商业kah工业。M̄-koh,hō͘人遗憾ê是,伊hō͘ 教育塌(thap)落去,而且进步真慢。讲tio̍h安东总督,仝款专心致力tī原住民以及贸易kah工业,教育因为无受鼓励,soah koh一pái khiā tī被动kah停顿ê状态。

颠倒是,tī chit段工业发展时期,土生台湾人对教育ê希求却增强à。就tī chit-ê时期,日本tùi日俄战争中以胜利者出现,m̄-nā得tio̍h附近国家ê欣慕,mā得tio̍h西方世界ê o-ló。现在ê台湾人mā承认并尊敬日本国ê国力。In觉察tio̍h日本tī台湾所培植(pôe-si̍t)ê工业已经突飞猛进,同时in了解tio̍h只有推行教育,in chiah ē-tàng kah商业ê发展并肩(pēng-keng)前进。Hō͘台湾人心境改变ê两个大因素是,事(tāi)先是接受日本人会永久驻留tī chit-ê岛上ê事实,其次是承认日本文化kah教育ê价值。

有两个证据真明显显示对教育希求ê增强。第一,所有学校ê记录(注:4)清楚显示注册人数大大增加,上课ê出席率相当增koân。第二,tī 1907年只有20 á是30名台湾学生tī日本读册,到1918年,人数增加到500名。这以外,chit 500名学生是自动来日本接受siōng kôan标准ê高等教育,thang好tńg到家乡ê时,ē-tàng担当重要ê职位。前一个人数是真小ê数字,是由政府保送去日本ê学生。所以,咱thang真清楚看tio̍h对日本教育ê渴望有大幅度增长(注:5)。虽然是hiah-ni̍h强烈渴望koh khah chē ê教育,m̄-koh,满足增加ê希求ê设施,却赶bē-tio̍h咱人欲望ê脚步,这thang tùi下底几段真明显显示出来。

二、初等教育
1) 引言
Tī台湾ê初等教育分做三部分,就是日本人教育、台湾人教育kah蕃人教育。日本人tī小学校受教育,台湾人是tī国语传习所接受初等教育,1898年以后改tī公学校受教育(注:6)。原住民ê教育起先设tī国语传习所,tī 1905年废除,用设立蕃人公学校来取代它。以后chiah-ê学校lóng tī 1914年蕃人公学校规则下运作(注:7)。

2) 日本人ê小学校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以后,日本人进入chit-ê岛屿ê人数ta̍k年增加。儿童需要教育成做紧piak-piak ê tāi-chì,若是可能,kah日本本地ê儿童受仝款ê教育。Tī 1898年7月,所颁布敕(thek)令第180号,为chit-ê岛上ê日本人设立小学校,tī所有ê主要城市里设立学校。 根据敕令ê规制,日本人小学校ê主要重点如下:(1)小学校是为tio̍h建立道德教育kah国民教育ê基础,教授孩童生活中一定tio̍h有ê知识kah技能,并注意in体能ê发展为本旨。(2)小学校分做一般小学校kah高等小学校。(3)一般小学校ê修业年限为4年,koh再增长为2年á是4年,to̍h是高等小学校。前者课程包括修身、国语、算术、唱歌kah体操;后者包括修身、国语、算术、日本历史、日本地理、理科、图画、唱歌kah体操。

Tī 1897年,自从国语学校ê第四附属小学校设立以来,入学人数继续增加,虽然tī第一个十年内日本人口却少有增加。

1906年底,小学校ê数目已增到14间。Chit时ê学校读册人数是3千2百85名,1897年ê人数chiah 425名左右。1899年学校出席人数是学龄儿童ê百分之23.71,chit-ê数字tī 1906年ê时增加到68.61。Tùi chiah-ê统计显示,tī短短7年中间,学校出席人数增加百分之二百。 Tī第二个十年内,来台湾ê日本人人数紧捷(chia̍p)增加。Tī 1897年,chit-ê岛上有1万6千日本住民;到1917年,chit-ê数目差不多增加五倍,有7万8千人 ; 到1918年,chit-ê数目己经增到14万9千人。Tī 1899年,台湾有1千8百名日本学龄儿童,tī 1907年chit-ê数目增到4千5百名,tī 1918年就án-ne有1万9千7百名(注:8)。结果是迫切需要koh khah chē ê学校,照咱观察chit几年来ê趋向,咱thang清楚看tio̍h,一旦需要新ê学校,m̄-nā随时建立,而且学校ê品质不断来提升(注:9)。

Tī 1907年,日本本地小学校规则bat改正过(注:10),tī chē项改正中,有一项to̍h是义务教育ê年限tùi 4年延长到6年。台湾小学校mā照日本本地仝款ê规程管理。规程上唯一ê差别,就是tī台湾无执行义务教育。以上真chē改正是为tio̍h beh hō͘日本儿童tī台湾所受ê教育,tī各方面kah tī日本本地仝款,因此,chiah-ê儿童,若是需要,ē-tàng tī日本本地继续求学,亲像完全tī日本本地接受教育ê儿童仝款,有完整ê准备。

Tùi 1907年到1918年,日本儿童tī台湾ê小学教育有明显ê进展à。而且亲像顶面所述,台湾工业ê进步kah环境卫生ê改善,是造成tùi日本大量移民来台湾ê因素,并亲像以前所述,是大量家眷移民ê因素(注:11)。就án-ne,需要koh khah chē ê学校kah教员来照顾庞(pâng)大数目ê学龄儿童。政府随时着手供给所需要ê教育设备,来配合人数ê增长。1907年ê小学校kah分校总共有34间。到1918年,chit-ê数目增加到124间。学生ê升学率,tī 1907年有百分之85.76,1918年增到95.21(注:12)。

3)台湾人ê公学校

亲像以前所述,照设定ê方针,台湾本地人ê初等教育以普及国语为主要目的。所以tī 1896年10月,tī全岛设立国语传习所,tùi国库经济支援chiah-ê学校。Tī 1898年7月,敕令第178号kah第179号颁布台湾公学校官制kah台湾公学校规则。根据chit-ê规则(注:13),(1)公学校是对本地人子弟施与德教,教授实学,养成国民ê性格,同时hō͘ in精通国语为本旨(注:14)。(2)公学校依地方情况,另外设立速成科,tī夜间、休业日á是课外教授国语。(3)公学校学生年龄7岁以上,13岁以下。(4)教育科目包括修身、国语、作文、读册、习字、算术、唱歌、体操,修业年限为6年。(5)学年tùi 2月1日开始到下一年ê 1月31日到,分做两学期(注:15)。

Tī 1899年10月1日,所有ê国语传习所正式废除,由所建立ê公学校所代替。八年后,tī 1906年公学校ê数目为152间;这以外有29间分校。 Tī 1896年,有7千8百28名儿童就学 ; 10年后ê数字增到2万2千2百81名。M̄-koh依以上ê数字,就学率是百分之5.31(1906年)。女生ê就学率就koh khah低,tī 1906年她ê就学率chiah百分之1.28(注:16)。真实ê出席率mā是真低,tī 1898年chiah有百分之49,表示有一半学生旷课,m̄-koh到1906年,出席率增到百分之65.52。

以上chiah-ê数字需要一点á说明。当时公路真少,koh欠缺交通工具,特别是tī乡村地区,这lóng是妨碍学校读册ê出席率。Koh讲,受教育ê价值肯定chiah开始发芽,学校ê重要性chiah渐渐被认可。这以外,台湾ê作穑人占总人口ê大部分,in需要众细kiáⁿ ê劳动力,这mā妨碍学校读册ê出席率(注:17)。

Tī 1907年,颁布一个新ê(注:18)公学校规则。有一kóa改正ê要点,提供政府koh khah稳定管理学校:(1)以往公学校ê设立,依地方厅之认可,现今改正为由总督认可。(2)许可公学校拥有永久捐赠基金,无koh óa靠不时ê募款(注:19)。

五年以后,颁布一个重要ê规则改正(注:20),chit-ê改正ê重点包括tī 1912年「内训」第10号(注:21)。以下ê引文来自「内训」,包含改正ê要旨:「公学校ê修业年限会限定6年,第7年kah第8年废除。教授ê时数增加,努力tī国语ê熟练kah国家ê精神涵养。日常中实际koh必要ê事项为重,培养勤劳诚实ê习惯。同时设置实业科,做开拓治产兴业ê根本资源(注:22)。」

1912年以前,公学校ê教育发展to̍h显得比较真慢,尤其kah小学校ê教育相比较,m̄-koh tī 1913年以后,它ê发展to̍h加khah紧à。Tī 1918年尾,有263间公学校kah 131间分校,9万2千个男生kah 1万6千5百个女生就学。比较1906年ê学校,学生人数有可观ê增加,总数为11万1千人中间,男生增加6万4千人,女生增加1万3千5百人。1918年ê学生学校读册率,男生增加三倍,女生增加四倍。Tī 1906年,台湾ê学龄儿童就学公学校ê出席率kan-taⁿ有百分之5.31;tī 1918年增到百分之15.71。若kan-taⁿ以女生为例,它ê学校读册率百分率真低,kan-taⁿ有百分之4.95,m̄-koh tī 1916年,它ê学校读册率却罕得有个增高,bat达到百分之92.67(注:23)。

4)原住民ê教育

对原住民儿童ê教育tī 1896年开始,当时恒春国语传习所分教场(分校)头一pái tī猪涝束社设立。以后tī 1898年10月,一间公学校取代该第一间学校。M̄-koh,国语传习所当做原住民ê教育机构,继续存在到1905年止(注:24)。

到1905年为止,对原住民ê教育做得真少;1897年到1905年之间,对原住民ê教育,是一段真缺乏ê时期(注:25)。 Tī 1914年4月,实施原住民公学校ê重建计划(注:26)。1905年ê规则是有关废止国语传习所kah蕃人公学校设立ê改正规程。改正规则ê要点如下:
修业年限定4年,原则上减到3年。教育科目包括修身、国语、算术、唱歌kah实科。Chiah-ê规则继续实施,直到1922年颁布新台湾教育令为止。新台湾教育令发布之同时,「蕃人公学校」chit-ê名称to̍h被取消à。

统计表显示原住民ê教育tī第二个10年chiah有进展,tī 1918年,蕃人公学校总共有27间,有4,155名儿童就学。Kah 1906年相比,1918年ê学校数目增加两倍,就学人数增加四倍(注:27)。

5)学前教育
Tī 1900年,经由tòa tī台北ê日本人私自发起ê,为tio̍h tī台湾ê日本儿童创立第一间,mā是唯一ê幼稚园。它ê设备无够,真oh达成它所标榜ê目标。起先它称做「私立台北幼稚园」。M̄-koh,公立幼稚园chiah是迫切需要ê,因为án-ne tī 1905年4月,根据政府颁布ê幼稚园有关规程,用chit-ê幼稚园改组成做第一间公立台北幼稚园。Chit-ê学校由地方税收来维持。因为某种原因,chit-ê幼稚园ê实验工作并无成功,tī 1907年3月被废除(注:28)。

自此以后,直到1918年chit段时间,无设立一间公立幼稚园,m̄-koh,tī主要城市四界设立私立幼稚园(注:29),m̄-nā有为tio̍h日本人设立ê幼稚园,mā有为tio̍h台湾人设立ê幼稚园。本册统计表11显示,直到1918年所设立ê私立幼稚园ê位置kah统计(注:30)。

三)师范教育

1)公学校未来师资ê特别培训
国语学校是以师范教育为目的来设立ê。起先,因为教员ê养成非常迫切,教育当局无法度等待2年á是3年来培养学生当教职;所以,tùi日本本地挑选有教员资格者来台湾担任讲习员。讲习员募集后,tī短期内教授台湾语(汉文,厦门方言)kah其它必要ê学科,来期待in适应新ê环境,从事教育工作。因为是急需,chit种训练时期非常短,通常只有3个月。Chiah-ê讲习员tī hiah-ni̍h短koh密集ê训练了后,就分别送到台湾岛上无仝ê学校(注:31)。到1901年3月,已经有七pái án-ne是训练合格ê毕业生,tùi日本来台湾从事教职。经过án-ne训练ê讲习员总数有264位。Chit时情况已经无迫切,chit种机构已经无koh需要,因为án-ne就中止,以师范学校代替,师范学校tī chia ê过渡时期里已完全准备好势,chit时已经有充分训练真好ê毕业生thang分发到各校。因为án-ne,前一个机构就自动消失à。

2)国语学校ê师范部
起先国语学校ê师范部kan-taⁿ招收日本人,是国语传习所kah公学校ê教员养成ê所在。师范部修业年限为2年,提供hō͘中学校第4年以上ê学生(注:32),á是有同等学力者(注:33)。

3)师范学校
根据敕令第97号ê规则,师范学校开始培养台湾学生成做教员。Chit-ê敕令公布师范学校ê官制kah规则,tī 1899年,有三间师范学校设立tī三个主要城市—台北、台南、台中。M̄-koh两年后,因为串连全岛ê铁路完成,台中kah台南ê师范学校被废止,国语学校师范部kah准备好势ê台北师范学校合并,chit种集中经营是因为为交通紧捷(chia̍p)发达ê结果。国语学校师范部(台北师范学校)就án-ne分做两科;师范部甲科是日本人教员ê养成机关,师范部乙科是台湾人教员ê养成机关(注:34)

4)国语学校师范部甲科kah乙科
当以上所叙述ê师范学校废止了后,国语学校师范部改组,来方便专为公学校教员ê养成。Tī 1902年7月,颁布府令第12号改正国语学校规则。头前已经叙述过,师范部被分做甲、乙两科,前者是日本人教员ê养成,后者是台湾人教员ê养成。M̄-koh,两科lóng修仝款课程,lóng是为台湾学生teh读ê公学校准备教员。甲科入学学生,年龄tī 18岁到25岁之间,并tī中学校修完第四年课程者,á是拥有同等学力者,伊ê修业年限为2年。乙科ê学生年龄tī 15岁到23岁之间,是公学校ê毕业生,á是以上学力者,伊ê修业年限为3年(注:35)。前者ê毕业生主要是日本人称做「教谕」,mā to̍h是公学校ê第一流ê合格教员;后者称做「训导」,比「教谕」低一级。

因为日本儿童就学人数紧捷(chia̍p)增加,日本学校相对扩张,严重需要koh khah chē ê教员。照往例tùi日本引聘教员来台湾教日本学校,chit-má已经证实无适当。所以tī 1910年,成立小学师范部,kah公学师范部甲科kah公学师范部乙科并列。这新设立ê师范部有它ê目的,to̍h是为台湾小学校培养日本人教员。

公学师范部甲科kah小学师范部,入学资格年龄tī 17岁到25岁之间。中学校毕业生á是有同等以上学力者,chiah有资格入学,它ê修业年限为一年。公学师范部乙科入学年龄tī 14岁到23岁之间ê台湾人,公学校修完6年课程ê毕业生,á是同等以上学力者chiah有资格入学,它ê修业年限为4年(注:36)。

因为公学校ê就学人数增加,tī台北ê国语学校ê一个师范部无够培育够额ê人才,来供应chit-ê成长期ê需要,所以tī 1918年7月,tī台南成立一间师范部分校。后来根据1919年ê教育令,chit-ê师范部分校独立成做师范学校(注:37)。

5)国语学校讲习科
台湾公学校ê紧捷(chia̍p)成长(注:38),需求教员不断来增加。为tio̍h配合chit种紧急需要,真chē教员仓仓pōng-pōng完成讲习科,结果师质不良。这以外,新设立ê「实科」á是实用工业科需要教员tī工业方面有具体ê准备。tī 1912年6月,为tio̍h达成顶项ê要求,国语学校提供几项讲习科来培养教员。 第一种讲习科是公学校教谕ê养成,hō͘ in tī日本本地募集来ê日本人教员加强教育,hō͘ in成做「教谕」,to̍h是公学校ê主要教员。这为期4个月ê讲习,概括一kóa公学校教员必要ê基本学科,chit班有50名教员入学。

第二种讲习科是农业教员ê养成,是台湾人农业教员临时讲习科,为期四个月讲习。Chit科学生有46名,tī 1913年7月,第一班开学。 第三种讲习科是公学校训导ê劳力补习,hō͘ in台湾人教员(有「训导」头衔)加强教育,为期一个月讲习,有62名教员入学。第四种讲习科是台湾人女教员ê劳力补习,hō͘ in在职中ê台湾女教员加强训练。有34名入学,为期三个月ê讲习。Chit-ê讲习科tī 1915年7月创立,tī国语学校附属女校举办。Tī 1917年7月koh举办一pái;chit pái有30名入学,为期6个月ê讲习。

6)台湾人女教员之养成
国语学校附属女学校是台湾cha-bó͘-gín-á唯一ê教育机构,以后iáu会koh再讨论。起先chit-ê机构主要关切ê是国语、手艺kah家政ê基本教育。跟tòe chit-ê学校ê发展,课程加入学科目,它ê程度kah日本人ê高等女学校所教ê并无无仝。Tī chit期间,hit间学校对台湾cha-bó͘-gín-á ê功用是án-ne。M̄-koh,课程内容继续扩张,甚至包含一kóa师范科课程。它ê真chē毕业生tī全岛各地ê公学校从事教职。

7)台湾教育会
当今教育ê主要目标是国语教学,所以,以促进国语教学为目的ê组织tòe-leh成立,是顺理成章ê tāi-chì。Chit-ê组织称做「国语教授研究会」,研究使用中ê各种教授法,用chhōe-tio̍h siōng好ê方法来符合特殊ê需要。跟tòe时间,in提出真chē问题;tī 1901年,该组织扩大范围,它ê研究内容包容koh khah chē ê教育问题,因为án-ne,soah kā它ê名更改做「台湾教育会」。Tī 1901年7月,chit-ê组织发行它ê机关杂志创刊号,chit-ê杂志称做《台湾教育会杂志》。

本会ê目的如下:(1)教育社会ê意见ê发表;(2)教育学术ê事项ê研究;(3)教育上重要ê事项ê调查;(4)教育有关ê讲谈会kah讲习会ê开设;(5)教育有关ê杂志ê发行kah教育上有益ê图书ê印行(注:39)。

四)中等教育

1) 引言
Tī chit-ê新政府ê第一个10年内,kah初等教育比较下,中等教育ê发展是非常慢。中等教育分做两个方向:日本人ê中等教育kah台湾人ê中等教育。

2)日本人中等教育ê开始
Tī第一个10年内,只有两间日本人学校;一间男学校,一间女学校。Chit两间学校lóng是由国语学校分枝出来ê。男学校siōng早称做「国语学校中学部」;女学校称做「国语学校第三附属女学校」。所以,咱ē-tàng看出,无论是hō͘日本人ê,á是hō͘台湾人ê中等教育,lóng来自国语学校。

3)国语学校中学部
中学部ê设立是附设tī国语学校第四附属学校ê平常中学科(注:40),有10名男生入学。这是岛上第一间日本人男生中学校,修业年限是5年,它ê课程包括下列教科目:伦理、国语、汉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kah化学、习字、图画、体操,唱歌是随意科目。每一届入学人数siōng chē以30为限,授业ê时数kah程度,lóng kah日本本地中学校仝款(注:41)。以后几nā-pái更改名称,直到1907年7月,chit-ê中学部被废除,就án-ne tī台北成立第一公立中学校(注:42),代替国语学校中学部。

4)第三附属高等女学校
日本cha-bó͘-gín-á ê中等教育发展比男生khah慢。国语学校第三附属高等女学校开创tī 1904年9月,是供给日本cha-bó͘-gín-á中等教育ê第一个机构。根据1905年2月府令第7号,chit-ê学校重新号名做「第三附属高等女学校」。以日本本地siōng优秀ê高等女学校做为chit间学校ê典范(注:43)。Tī 1907年5月20日,发布台湾总督府高等女学校规则。同时,chit-ê学校编做台湾总督府中学校ê一部分,soah改称做「台湾总督府中学校附设高等女学校」(注:44)。

5)1907年以后日本人中等教育ê发展
如以上所叙述,tī 1907年以前,日本人ê中等教育由国语学校中学部提供。M̄-koh,tī 1907年5月,chit-ê中学部独立soah成做人人知影ê总督府中学校。Tī 1914年,tī台南创立另外一间中学校(注:45)。 Chit时ê cha-bó͘-gín-á中等教育,tī台北有总督府台北高等女学校。Tī 1917年,tī台南设立另外一间高等女学校,称做台南女学校。 Tī台湾ê中学校kah日本本地ê中学校以及高等女学校,tī各方面lóng一模一样。M̄-koh,tī 1919年台湾教育令颁布以前,台湾ê中学校有一个无仝ê所在,he是tī台湾独有特殊ê特徵,是后藤民政长官所设计ê「双部制度」。根据伊ê设计,寻常科提供hō͘一般中学校以外,另外设一个新部来供给有意爱过殖民地生活者,这就称做「第一部」。

6)总督府中学校第一部
第一部学生入学资格是11岁á是以上,并完成小学校第五学年课程,á是同等以上学力者。它ê修业年限是6年,课程包括所有学科、手工kah户外劳动,用来准备将来主导工业。毕业以后koh再接受修业年限2年ê高等科教育,高等科ê课程内容包括英语kah另外一个外国语、法制、经济kah其它必要学科。高等科学生入学资格是第一部个毕业生,学生人数限tī 30名,所以,学生koh khah有机会得tio̍h个别个教育。这意涵tio̍h第一部成立ê目的,是为tio̍h日本人tī各行各业得tio̍h领导地位来做准备,直接强调并重视得tio̍h英语kah西方礼仪习惯ê知识。为tio̍h促成chit-ê目的,要求学生tòa校,受教西方礼节(注:46)。户外工作是为tio̍h培养男学生自力更生kah应付户外各种问题ê能力。

第一部tī 1908年4月成立,并维持8年。它无法度持久有以下ê理由。事(tāi)先,这是一般中学校运作范围以外ê一种改革机关;中学校有它主要ê目标,就是beh进入koh khah koân ê学府,主要是为tio̍h「高等学校」来做准备,m̄-koh第一部ê koh khah koân层教育ê修业年限只有两年,á是讲是比「高等学校」少一年。因为án-ne,毕业生无法度达tio̍h大学入学ê条件。Koh讲,mā是siōng重要ê理由,后藤民政长官是chit-ê新教育课程ê开创者,伊去职了后,伊ê继任者以无仝ê见解来看待chit-ê教育运作,mā就hō͘第一部消失à。

7)总督府中学校ê第二部
为tio̍h beh了解第一部ê性质,一定tio̍h简略绍介第二部。实际上,它to̍h是中学校本部,修业年限是5年(注:47),这kah日本本地ê中学校仝款。第二部入学学生无tòa学校(注:48),学习ê教科目包括修身、国语kah汉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以及经济、图画、唱歌、体操。军事操练是中学校两部学生指定课程ê重要特色,是由退役陆军军官指导ê。这以外,为tio̍h koh khah了解两部之问ê无仝ê所在,会提供功课表(注:49)做参考。

8)本地人ê中等教育
Tī第一个kah第二个10年期间,由国语学校两个部门提供中等教育(注:50)hō͘本地人,其中一项to̍h是国语部,另外一项是附属女学校。Tī 1915年4月,tī台中设立一间为本地人子弟提供中等教育ê中学校。

9)国语学校国语部
早tī 1896年5月,当国语学校成立ê时,语学部设有国语科hō͘台湾学生读,这是当地人中等教育ê开始。Tī 1902年7月,经过重新改组以后,它被号名叫做「国语部」,提供为期3年ê课程。课程内容除了英语kah政治经济以外,kah现今中学校ê课程无仝。M̄-koh,课程内容并不如日本人ê中学校课程内容一般深入指导。Tī 1905年,学业延长一年,成做四年课程。值得提ê是,chit-ê国语部继续运作24年之久(1896年到1919年),chit-ê情况真无平凡,相对ê,由国语学校衍生出来ê真chē机关,lóng tī短时间内消失去。仝款受注目的是,当今真chē台湾杰出ê人物是tùi chit部毕业ê,tī 1921年,毕业生总数有492位(注:51)。

I0)国语学校附属女学校
1898年4月25日,tī国语学校第一附属学校,设立一班为本地cha-bó͘-gín-á提供教育。这是有史以来第一pái由政府为台湾cha-bó͘-gín-á所设立ê教育机关(注:52)。四个月后,chit班变成一个独立ê个体,称做国语学校第三附属学校,另外设置手艺科,提供hō͘ 年纪khah大ê妇女,年龄tī 14到25岁之间,课程内容包括普通学、裁缝、刺绣、造花、编物等实科。同时,提供师范教育,来准备hō͘ in从事教职。这是cha-bó͘-gín-á高等普通教育ê起源。

照1906年4月颁布ê府令第25号,chit-ê手艺科被编入国语学校第二附属学校ê技艺科。对本地cha-bó͘-gín-á教育ê特性,chit-má变kah koh khah具体而且koh khah有真实意义,虽然是tī胚胎时期,却渐渐成长。本科招收ê女生,年龄tī 13到25岁之间,修完公学校第四年ê课程,á是有同等以上学力者,它ê修业年限为3年。

如以上所提ê实科以外,教科目包括修身、国语、算术、理科、习字、图画、唱歌kah体操。Chit-ê学校tī 1910年5月独立,成做国语学校附属女学校;chit-má是名副其实成做本地cha-bó͘-gín-á高等普通教育ê独立机关。M̄-koh,它ê教育程度比本地cha-po͘人中等教育khah低,mā比日本cha-bó͘-gín-á高等普通教育程度khah低。

Chit-ê学校ê毕业生大部分lóng成做公学校教员,in中间真chē人成做in各自社区里ê第一夫人,是新时代ê启蒙者,这震撼(chìn-hām)古老、保守koh封建ê汉人家庭。

11)设立本地cha-po͘人中学校运动
Tī台中设立中学校(注:53)是台湾人民向政府tiāⁿ-tiāⁿ请愿ê直接结果,in要求拥有kah日本人中学校仝一个资格ê学校,án-ne,in chiah ē-tàng继续往koh khah koân ê学府求学。亲像前面已经叙述过ê,因为接受日本教育kah文化有明确价值ê事实,kah工业ê发展koh继续往前直冲,确实改变台湾人民ê态度,而且in渴望家己kiáⁿ儿ê教育品质,ē-tàng kah日本人ê男、女gín-á所受ê教育仝款好。

国语学校ê国语部所提供ê中等教育并无hō͘人满意,因为它ê课程程度比一般中学校khah低。Á每一年所招收ê学生人数限tī 30 á是40人,hit-ê数目是siuⁿ过细。Chiah-ê理由是造成力求设立中学校为目标ê运动。 Tī 1913年,chit-ê运动tī台中起动,台中ê住民比其它地方ê人富有。由拥有服务公众精神ê台湾人,为tio̍h建造校舍,自动捐出日币30万圆。不管事实án怎,两年已经过去à,政府犹原对中学校ê请愿一屑á都无关心;政府继续实施儿玉/后藤政权所设定ê传统教育政策,chit-ê政权惊惶传入「浮漫注入文明ê潮流」(注:54)。政策ê特色是实用重tī学术,m̄-koh,运动领导人恳切ê态度,加上人民ê经济支援,影响当局来同意chit-ê要求。所以tī 1915年2月,政府终其尾颁布规则,为台湾cha-po͘人tī台中设立一间公立中学校。这是第一间为本地人设立ê公立中学校(台译注:台中一中)。

12)本地人中等教育ê第一间学校
根据公立台中中学校规则(注:55),公开表明创校ê目的是beh提供台湾cha-po͘人高等普通教育。入学学生ê年龄为12岁á是以上,并修完公学校第四年ê课程á是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为4年。教科目包括修身、国语kah汉文、历史、地理、数学、理科、实科、法制kah经济、图画、手工、唱歌、体操,英语是选修科目。

Chit-ê新设立ê学校ê课程,tī各方面kah国语学校ê国语部所提供ê,差不多仝款。唯一差别是包括英语,m̄-koh,它是选修科目(注:56)。 Kah日本人中学校相比较,就显示出真chē差别。第一,Chit间新学校ê修业年限比日本人中学校短少一年。第二,入学资格低2年。第三,Tī chit间新学校ê国语时数增加,因为án-ne soah减少koh khah阔ê学习机会。第四,实科所修ê时数mā增加,结果减少一kóa学科ê时数。最后,无亲像日本人中学校,英语是必修科,日本人ê英语ê时数要求mā比较khah chē。

Chiah-ê课程内容ê无仝,自然造成毕业生tī学力上有真大ê cheng差,因为所提供差别ê教育,hō͘ in处tī不利ê地位。这以外,in并无日本人中学校毕业生所享受ê特权(注:57)。

五)实业教育(注:58)

1) 引言
对台湾人ê实业教育tī第一个10年内就开始,日本人ê实业教育就án-ne tī第二个10年chiah开始。台湾人ê实业教育开始tī国语学校实业部á是职业部、农事实验场讲习生、糖业讲习所设立ê时。

当咱来到第二个10年阶段,chit阶段ê特徵是工业成长,而且koân度发展日本人ê实业教育机器。根据1917年5月敕令第53号,kah同月ê府令第22号,第一间总督府商业学校tī台北设立。第二年,1918年7月敕令第287号,kah 1918年10月府令第75号,促成tī台北总督府工业学校ê诞生。Chit两间学校完全是为日本人来运作ê,所根据ê法令,to̍h是日本本地实业学校ê规则。Tī 1912年,为本地人tī台北设立一间工业学校。

2)国语学校提供铁路科kah电信科
Tī 1900年11月1日,国语学校提供学生修业年限一年ê课程,来准备将来服务铁路kah电信机关。Chit-ê课程虽然tī 1902年取消,却是实业部ê起源,实业部提供领域khah广泛(hoat)ê教育。实业部分做农业科、电信科kah铁路科课程,提供hō͘ 当地cha-po͘ gín-á读;学生年龄tī 16岁到23岁之间,并tī国语学校国语部修完第二年以上ê学力,chiah ē-tàng入学读chiah-ê课程。农业科是2年,电信科kah铁路科课程是各一年ê修业年限(注:59)。铁路科虽然有制订规则去设定课程,m̄-koh,从来m̄-bat真正实施过。农业科kah电信科开设后继续4年ê时间,tī 1906年,被中止à。Chiah-ê科被中止ê理由,根据当局ê解说大意是:「实业教育是m̄是应当成做国语学校ê一个分科,根据时势ê推移,一定tio̍h加kā它考虑(注:60)。」

3)农事实验场讲习生
Tī 1910年11月,设立两间附属tī农事实验场ê讲习生制度,一个tī台北,一个tī台南。Chiah-ê学校招收学生接受为期一年ê讲习,这是对当地人农业教育ê开始。伊ê讲习生规程tiāⁿ-tiāⁿ变更以后,tī 1911年12月,依训令第251号(注:61),改正并制定讲习规程。

4)糖业讲习所
照1904年9月所颁布ê规程,设立糖业讲习所附属tī台湾糖务局。Tī 1905年2月,tī台南府设置糖业讲习所,它ê主要目标是beh培养从事糖业人员。Chit时,政府当局尽全力改善chit-ê工业;因为án-ne讲习所ê设立,糖业讲习生ê养成对糖业开发是一个重要ê施设(注:62)。

5)日本人ê台北商业学校
台北商业学校(总督府商业学校)成立ê目的是,对企望进入台湾岛内外商业界ê日本人cha-po͘人,提供专门教育。提供修业年限5年ê课程,分做预科2年kah本科3年(注:63)。入学资格是学生年龄12岁á是以上,是小学校ê毕业生á是有同等学力者。预科ê教科目是修身、国语、汉文、英语、历史、地理、理科、图画、音乐、体操、实科;本科ê课程内容是修身・读册、听写、作文、习字、英语、第二外国语、数学、理科、历史kah地理、簿记、商事要项、商业实践、商品、经济、法规kah体操。

6)日本人ê台北工业学校
工业学校ê目的to̍h是beh供给日本人子弟ê工业教育,提供为期5年ê课程,分做预科2年kah本科3年;本科分做机械科、应用化学科、土木科三种无仝ê专门课程(注:64)。入学资格kah以上所述ê商业学校仝款。

7)台湾人ê工业讲习所
Tī 1912年7月,照训令第53号,chit-ê工业讲习所tī台北设立,直接附属民政部学务部。Chit-ê工业讲习所设立ê目的是beh提供本地cha-po͘人必要ê知识kah技能,hō͘ in成做工业职工,它ê修业年限为3年。学生入学资格年龄tī 14岁到20岁,是公学校ê毕业生á是同等以上学力ê本地人。教育科有两科,一个是木工科,一个是金工kah电工科。Chit-ê工业讲习所运作直到1914年6月,而且tùi chit日起独立成为总督府工业讲习所(注:65)。

六、专门教育

1) 引言
当第一kah第二个10年chit期间,只有一间医学校提供专门教育。政府当局,特别是后藤民政长官,了解tio̍h提供现代化医学教育ê紧急需要,m̄-nā是为tio̍h充实教育内容,同时mā是为tio̍h全岛ê卫生情况,需要现代科学知识来改善环境。当时并无西方世界所应用ê现代医学知识(注:66),古老ê汉医kah汉药广阔流行,因为有chit种实际ê需要,政府tī早期就计划成立医学校。

2)台湾总督府医学校
起先依1899年3月31日所颁布ê敕令第95号,授权政府筹组医学校。Chit-ê医学校设tī台北。学校提供两种课程,to̍h是预科kah本科。预科修业年限是一年,所包括ê教科目如下: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伦理、外国语、地理、历史、数学、体操。本科是圆满修完预科课程了后,有修业年限四年ê一系列医学课程。本科无法度断定ē-tàng kah日本本地医学校ê水准一般koân,m̄-koh,就以当时ê情况,chiah-ê课程却有发挥作用。另外koh提供一年ê研究科,鼓励毕业生进修。当时红十字会病院免费治疗患者,并提供研究生tī资深医师ê指导下从事实习(注:67)。

医学校每一年容纳35位新生。虽然学校规定,由学校支付学生所有ê生活费用kah学费,m̄-koh tī 1906年初,应考ê 300位学生中间,有30位提出自愿自费。入学资格完全根据竞争剧烈ê入学考试来决定,应考者一定tio̍h有修业年限6年之公学校学力(注:68)。

当学生毕业ê时,伊会领tio̍h由总督签署ê证书,许可伊tī岛上行医。大部分上ê毕业生投入政府病院服务,来帮助提升医疗水准。真chē成做私人开业医生,医务渐渐发展成做获(hek)利真丰富ê事业,并建造小规模ê病院来照顾患者。Chiah-ê医生渐渐得tio̍h咱人ê信心,mā因为án-ne,慢慢á取代古老方式ê汉医(注:69)。

当第二个10年内底,chit-ê医学校ê课程内容有四项新措施。(1)Tùi 1907年到1918年之间,医学校bat提供讲习,hō͘ 有意tī无公家病院ê小地方卫生所做医生(「公医」)。(2)增设热带医学专攻科kah研究科提供hō͘毕业生。(3) 提供特别科hō͘来自中国ê汉人,in m̄是日本帝国ê国民。In hông称做「外国」学生,而且in ê日语能力不及台湾汉人,因为án-ne,soah设chit-ê特别科。Chit科继续7年之久,直到1922年,总共有34名毕业生。(4)虽然为当地汉人所设立ê医学校已经继续20年,因为日本人需要专门教育,tī 1918年为日本人设立「医学专门部」,它ê程度kah日本本地ê医学院无无仝(注:70)。伊ê课程是根据日本ê「专门学校令」ê规定设立ê(注:71),提供修业年限四年ê课程,中学校毕业生á是有同等以上学力者chiah有资格入学(注:72)。本校毕业生会得tio̍h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医学士ê学位。

七、私立教育机构

1)私立学校
有一kóa私立学校是日本人占领以前to̍h已经存在;有一kóa私立学校是日本人来了后chiah设立ê。Tī 1906年私立学校有13间,in中间7间是由日本人设立ê,其它6间由外国传教团体设立ê。前者主要是为日本人学生来设ê;后者所吸收ê lóng是当地汉人。两者lóng根据1905年11月颁布ê私立学校规则管理。

私立学校ê设备大体上比较khah两光(lióng-kong),因为欠缺经济支持。总是,in tī文化上ê贡献是值得陈述ê,因为in提高社会程度并促进教育。Tī台南kah台北,有基督教长老教会所设立ê私立学校(注:73),早tī日本人来以前,to̍h引进现代化ê教育层面。In引进代数、几何、天文、物理、化学kah地理等现代化课程,chiah-ê课程tī古老ê私塾里从来m̄-bat教过,私塾重视教汉学kah习字(注:74)。总讲一句,chiah-ê教会学校真努力传播西方文化hō͘当地人,尽管in主要ê目的是在tī传播基督教。

第二个10年chit段时期,私立学校ê本质并无改变,m̄-koh,in ê数目tī 1916年到1917年之间有增加。Chit时,真chē台湾当地人kah日本人lóng渴望koh khah chē ê中等教育,既然政府无法度设立够额ê学校,几间实施中等教育ê私立学校就被组织起来。根据1918年ê统计显示,日本人设立10间私立学校,宗教传教团体设立9间私立学校。Tī chiah-ê学校担任教员ê有150名日本人,55名当地人,kah 25名外国人。私立学校ê入学学生有231名日本人kah 1千75名当地人。Chiah-ê私立学校中间,有2间中学校、3间高等女学校、2间实业学校、6间中学校预科学校、3间宗教教育学校、1间盲聋学校、1间台湾语教授学校,kah 1间小学校。

2)传统汉人学校—「书房」
Chiah-ê古老汉人私塾学堂,汉人原来名称做「书房」,日本人通常以日本发音称它为"Sho-bó͘″,是私立学校由精通汉学kah真gâu着文ê老汉学ê学者主理。日本人占领以前,就有chiah-ê书房;日本人统治初期,因为军事动乱,有一段时间chiah-ê书房差不多完全消失。M̄-koh,tùi 1897年以后,in koh活起来,而且数目增加,直到in成做散布初等教育tī全岛ê有力因素。每一间书房ê入学学童ê数目是10到60名。学习ê课程kah入学ê资格无确定,每一间书房自定标准。M̄-koh,in维持以前清朝时期结构类似ê学校。1898年11月,第一pái颁布治理chiah-ê书房ê规则,鼓励in ê学科目包括新国语kah算术,所以,chiah-ê书房有公学校ê补助作用。

总是,第二个10年时期,因为公学校制度ê发展,「书房」消减à。虽然是án-ne,in tī某种程度上继续存在,因为in所提供ê精深ê汉文经学,无法度tùi其它任何学校得tio̍h。Tī小地方一定有「书房」,因为tī未设立学校ê山间僻地,in有真实ê价值。

八)教育费
直到1897年,台湾所有ê公立学校是由中央政府设立,它所有ê经费当然是由国库支出。Tī 1898年,第一间公学校设立以后,公学校ê教员薪水包括出差费,to̍h由地方税支办;其它经费,由学校ê在地庄社,各自经由住民自动捐款负担。所以,台湾公学校ê经费tī第一个10年内是由(1)国库(2)由州费经由课税kah(3)由各地区捐款。学校ê数目ta̍k年增加,当然它ê开销数目仝款会增加。Tī 1896年,所有ê教育费总额是日币14万圆;十年后,tī 1906年,总额达到日币79万圆,是前一个数字ê五倍(注:75)。

第二个10年ê经济成长特别明显,当教育事业tī量方面ê成长,经费跟tòe增加。以下数字ē-tàng追溯,tùi 1907年到1920年之间,继续增加ê教育经费。

Tī 1907年,以教育为目的ê费用,总额是日币91万圆;3年后,chit-ê数字增到180万圆。1914年koh khah向顶koân急增,数字达到日币265万圆。4年后,tī 1918年koh发生一pái大暴涨,chit年ê经费总额是日币4百41万圆。Tī 1920年,因为照1919年ê台湾教育令,设立真chē新ê学校,学校ê经费tùi日币4百41万跳到9百70万圆,差不多是前个一数字ê两倍(注:76)。

Tī 1918年chìn前,所有中等á是以上ê学校是由国库支办(注:77),初等学校ê经费lóng由地方税支办。1920年以后,官立学校由国库支办,公立学校由州费支办;偏僻地区设立ê学校由市、街、庄支办。讲tio̍h教员薪水,所有官立kah公立学校lóng由国库支办;初等教育学校ê教员薪水是由州费支办(注:78)。
Tī 1918年学校制度 为台湾人设立ê学校 为日本人设立ê学校
台中中学校 医学校 国语学校
实业学校 国语部 师范部 师范部 乙科 甲科
日本本地人 中学校 实业学校
公学校(为台湾人来设) 小学校(为日本人来设)

注释
(1)见吉野秀公,《台湾教育史》,页122。
(2)见吉野秀公,页122一130。
(3)见吉野秀公,页125一126。
(4)见表2。
(5)起先tī日本留学ê学生大部分是进入中学校,以后几年照比率,有一半ê人进入大学。M̄-koh,到taⁿ台湾ê孩童去日本本地读小学校ê真少,bē超过总数ê十分之一。
(6) “Primary School” 就án-ne以后是teh指为日本人设立ê「小学校」,“Public Elementary School”指为台湾人办ê「公学校」。
(7)除了蕃人公学校以外,iáu有基本而不完整ê学校,是tī iáu未归入行政区区域m̄-koh tī警察控制下,由日本警察指挥kah教督ê学校。见表4。
(8)Tī台湾ê日本学龄儿童人数ê急增是因为顶面所讲ê最后阶段里,日本人带家眷移民来台湾;而hiah-ê已khiā起tī chit-ê岛上ê成年人mā开始kā家春tùi日本本地接过来。所以学龄儿童ê人数达tio̍h所叙述ê,总数为1万9千7百人。Tī早期大部分是成年人来;家眷thang讲是极少数。
(9)Chit期间ê最后十年,虽然土生ê台湾孩童事实上真渴望日本人所供给ê教育,m̄-koh却发见进入学校ê机会非常有限,因为无积极地发展去满足增加入学ê希求。统计见表1。
(10)敕令第52号kah「文部省」令第6号。「文部省」是teh指帝国政府ê教育部。
(11)见第四章,注:8。
(12)见统计表1。
(13)见1898年8月府令第78条。
(14)阿诺先生(Mr. Arnold)ê一段话来印证这讲法:「研究chit-ê图表了后,主要ê职位分派hō͘日本人就真明显。Bat叙述过,这是当局ê决策hō͘日本话成做chit-ê岛屿ê语言。分配学习汉文ê时间以无超过一礼拜四á是五小时为限。这是回应汉人父母ê要求,当in送gín-á到学校ê时,ài学校教汉文。另外一学科出现tī所有ê教科目里,to̍h是『修身』一科。日本所有ê小学校里,『修身』是指定教科目之一。台湾ê教育当局主张汉人学生特别需要『修身』,一般教员发见真oh有效教chit门课」。(见Arnold,p.3.)

阿诺先生koh再补充如下:「日本中学校ê修身是根据1890年发布有关教育ê敕语。下底是英文译本,由文部省为这目的而翻译ê。(见Arnold,p.36)tī 1907年(明治40年6月)由日本文部省发布有关教育ê敕语英文译本。 Know ye,O͘r subjects:O͘r Imperial Ancestors have founded O͘r Empire on a basis broad and ever-lasting and have deeply and firmly implanted it。O͘r subjects ever united in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have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llustrated the beauty thereof. It is the glory of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 of O͘r Empire, that herein also lies the source of O͘r education. Ye, O͘r subjects,be filial to your parents, affectionate to your brothers and sisters; as husbands and wives be harmonious, as friends be loyal; bear yourselves in modesty and moderation; extend your benevolence to all; pursue leaming and cultivate rts,and then develop intellectual faculties and perfectmoral powers; furthermore,advance public good and promote common interests; always respect the Constitution and observe the laws; should emergency arise, offer yourself courageously to the State; and thus promote and maintain the prosperity of O͘r Imperial Throne coeval in heaven and earth。
(译者按:Tī 1897年2月既发布有关教育ê敕语汉译文。见吉野秀公ê《台湾教育史》,页112。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厥美此我国体之精莘而教育之渊源mā实存乎此niâ臣民孝tī父母友tī兄弟夫妇相kah朋友相信恭俭持己博爱kah众修学习业以启发智ē-tàng成就德器进广公益开世务常重国宪遵国法一旦缓急就án-ne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án-ne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mā有够额来显彰niâ祖先之遗风ā斯道mā实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kiáⁿ孙臣民所宜俱遵守焉通之古今不谬施ê中间外不悖朕kah niâ臣民拳拳服膺庶几成一伊ê德。
(15)台湾公学校规则tī 1904年3月改正,(见1904年府令第24号)。改正规则显示,公学校ê主旨是教本岛人儿童国语kah施与德育。就án-ne,养成国民ê性格,并教授生活中必要之普通知识kah技术。
(16)见统计表2。
(17)日本人方面,情况就真无相仝。第一,照人口分配,hō͘ tī koh khah chē ê学校,甚至tī真小ê社区mā设有学校,所以in ē-tàng就近就学。第二,日本ê教育价值是真自然tek被日本住民所了解kah接受,mā可能比tī日本本地koh khah甚,毕竟tī日本本地教育khah容易得tio̍h。这以外,敕令强制规定日本人一定tio̍h接受教育,虽然当时tī台湾并无强制执行,m̄-koh chit种驱策犹原保留à。Chiah-ê理由以外,tī台湾ê日本人,真少真正从事种作,因为án-ne不需要in ê儿童为in付出ló͘-la̍t。所有chiah-ê因素,造成教育ê推行,对日本人就比台湾当地人广泛(hoat)chē。
(18)1907年2月敕令第14号。
(19)有关台湾公学校规则之另外一改正,是tī 1907年颁布ê府令第5号。
(20)1912年11月府令第40号。
(21)「内训」是政府ê指令,只发布hō͘领导阶层;in是m̄-tio̍h外公布。
(22)引自kah译自吉野秀公《台湾教育史》,页266。以上ê改正了后,tòe-.leh有比较轻微ê改正,像讲1917年府令第27号,kah 1918年府令第17号。所以换句话讲,公学校ê主要教育活动,lóng根据以上改正规则为规划ê准绳。
(23)统计见表二。
(24)为原住民设立ê国语传习所tī 1905年2月废止。同时,敕令第27号发布有关蕃人公学校ê设立。
(25)见统计表3。
(26)见1914年府令第30号。
(27)统计见表3。
(28)废除ê原因thang解释做:(1)Hit时chūn tī台北大多数ê日本居民是军人á是政府官员。Chiah-ê人不时被调换所在,无法度继续tòa tī同一个所在,就无法度送in ê gín-á去幼稚园。(2)Κoh讲,当时首都ê道路真无好,送gín-á去学校读册交通不便。
(29)私立幼稚园ê设立mā一定tio̍h照设立公立幼稚园仝款ê规程。
(30)见统计表11。
(31)小学校kah公学校ê教员lóng分做教谕kah助教两种,án-ne分类是根据训练kah其它条件。直到1906年,tī台湾ê教员训练,完全是为tio̍h台湾学生所设立ê公学校准备教员。当时无为小学校教员养成ê机关,小学校教员lóng tùi日本本地挑选来ê。公学校ê教员其实thang分做四种,to̍h是甲、乙、丙、丁四种。甲种kah乙种称做「教谕」,chiah-ê教员ê程度kah小学校教员ê仝款。丙种教员专为教育原住民。丁种教员称做「专科」,chit-ê名称包含专门tī某种科目的教员ê意思,像讲唱歌、图画等等。
(32)"Middle school” chit-ê名词tī日本是tùi日本人ê「中学校」直译而来ê,这kah美国ê「高中」"high school”相对应。这是主要ê中学校,却kah德国ê“Mittel schule”并无相仝。
(33)见统计表12。
(34)见统计表第13。
(35)见统计表第12。Hit时无为台湾人设立ê中学校,因为án-ne,师 范部乙科所接纳ê台湾学生只有公学校毕业生,因为án-ne,in ê学力比甲科(日本学生)低真chē。
(36)见统计表第12。
(37)见1918年7月府令第61号・。
(38)见统计表2 kah它ê说明。
(39)Siōng早chit-ê杂志每两个月发行一pái,m̄-koh到1912年,杂志ê名称改为《台湾教育》,这杂志每月发行一pái。到今á日chit份杂志iáu继续存在,所有公立学校ê教员是它ê自然会员。国语学校里有一个类似ê机构,以改善岛上国语教授法为目的。这机构tī 1898年成立,m̄-koh开了12次月会以后就消失à。
(40)见1898年3月4日府令第8号。
(41)日本本地中学校ê运作是根据两条例,to̍h是1886年6月颁布文部省令第14号,kah 1894年3月颁布ê文部省令第7号。
(42)统计见表14。
(43)见1905年4月文部省令第6号。
(44)统计表15。
(45)见1914年5月敕令第82号,kah 1914年8月府令第52号。
(46) 一位年长ê英国女士被聘为舍监,她ê职务是teh指导并训练chiah-ê cha-po͘ gín-á餐饮个礼节kah其它基本常识。
(47)虽然是五年制,它ê程度kah第一部仝款,因为它招收ê学生是小学校完成六年学业ê毕业生,后者ê学生只完成小学校第五年ê学业。
(48)这mā是主要ê无仝点。
(49)见表16 kah表17。
(50) Chia ê 「中等教育」ê含意是广义ê,是公学校以后ê教育(学科上)。Chiah-ê学校并无意思就是日本人ê中学校。
(51)统计数字见表5。
(52)早tī 1886年,tī台南由英国长老教传教团体设立一间女学校。这是台湾真正第一间为cha-bó͘-gín-á设立ê现代化学校,tī chia以前从来m̄-bat提供给本岛cha-bó͘-gín-á一般教育á是宗教教育。M̄-koh,这是私立事业却m̄是公立性质。
(53)当今台中中学校一校。
(54)见第四章第一节。
(55)见1914年2月敕令第7号,kah同时间ê府令第2号。
(56)比较表17 kah表18。
(57)法律上,根据「中学校规则」设定日本人中学校毕业生ê特权如下:(1)毕业生有资格tī政府机关以「判任」官阶担任公职。(2)毕业生tī顺利通过所需要ê考试了后,有资格进入koh khah koân ê学府。(3)学生在校期间ê兵役ē-tàng延期,毕业生ē-tàng缩短服兵役期限到一年。Tī chit三项特权中间,第二项是台湾人父母热切渴望ê。讲tio̍h第三项特权,并无影响台湾学生á是毕业生,因为in无拥有服兵役ê权利。
(58)对实用教育,日语称做「实业教育」。Chit-ê日本名称所含盖ê特殊范围,无一个适当ê英语字汇ē-tàng表达所含盖ê kui个范围。Chit-ê名称真正含义是teh指中学校程度ê实际á是职业训练;这包括农业教育、商业教育、工业教育。
(59)照1905年国语学校规则ê改正,入学资格提高一年,to̍h是,修完国语学校语学部三年学业者,chiah有入学资格。
(60)见吉野秀公,页225。
(61)统计见表19。
(62)统计见表20。
(63)Chit-ê学校kah日本本地siōng优良ê商业学校同程度。
(64)「土木」chit-ê名称表示监督小规模ê建筑工程ê意思。
(65)见1914年6月23日敕令第126号。
(66)Tī台南kah彰化,有基督教病院提供现代医疗,in tī日本统治以前,就已从事医疗工作。
(67)见Arnold,pp.44,46.
(68)当医学校开创tī 1899年ê时,指导教师就有义务行入去台湾人中间,努力挽留学生,而且,尽管政府供给免费就学kah充分ê津贴做学生生活费用,in ê努力并无gōa大ê成功。M̄-koh,当一koá学生毕业以后,in ê父母发见医疗教育ē-tàng hō͘ in好ê机会来得tio̍h丰富ê金钱回收,in koh khah án怎都bē踌躇送in ê kiáⁿ儿去读医学校。
(69)Tī 1906年,tī台湾有1千7百名当地人汉医,以老旧汉药法行医。Chit-ē医学校ê目标就是beh用受过训练ê医生来代替in。
(70)医学专门部设立以后,所提供ê课程大大超过已规定ê本科课程。
(71)「专门学校令」,见1903年3月27日敕令第61号。
(72)Κah台湾人cha-po͘人进入本科ê资格做比较,本科ê资格只需要公学校毕业to̍h ē-sái。
(73)英国长老教会tī台南,加拿大长老教会tī台北。
(74)见第二章第二节。
(75)统计数字见表6。
(76)统计数字见表6。
(77)M̄-koh,有一个例外,公立台中中学校(为台湾人来设立),虽然是中学校,是由州费支办,教员ê薪水是由国库支办。
(78)统计数字见表6。